[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日期: 2019-10-13
浏览次数: 400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编者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




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

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

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

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

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仅有一些自力维持生活的商店店员和小手工业者。

原曲阜文管局资料研究室主任彭庆涛是一位儒学专家,也是一位研究曲阜文物多年的文博专家。他拿出一张张泛黄的曲阜解放前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孔府门前积满污水,孔庙前杂草丛生,低矮的民房靠到了孔庙墙上,孔林门前的神道破烂不堪……

是新中国让曲阜这座儒家文化绵延2000多年的文化古城重获新生!

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从曲阜解放就已经开始。

曲阜解放于1948年,1949年3月1日,鲁东南行政公署就批准成立了曲阜县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1950年3月20日,鲁中南区党委决定开放孔庙、孔府、孔林,让群众参观。1950年12月3日,曲阜全县402处冬学同时开学。

曲阜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城市面貌也逐步得到改善。

曲阜有一条老街叫龙虎街,因其街东口有一眼正对东城墙根被称为青龙的水井,街西口有一块名曰白虎的巨石,故用“左青龙右白虎”之意取名为龙虎街。

79岁的靳立亮,是龙虎街的老人,他的祖辈从清朝时就在龙虎街居住。

靳立亮说,曲阜解放后,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建学校。那时候学校少,为了满足大家上学识字的需求,建了两所民办小学;1952、1953年,又相继办了两个补习班,为老百姓扫盲。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龙虎街的文化教育很有起色,出了不少大学生,孔祥云、杜豫都是从龙虎街出来的,后来成为大学教授。

同样住在龙虎街的赵洪玉今年75岁。5岁时,赵洪玉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一人将他们姐弟三人养大。

“要不是赶上新中国这好时光,我们姐弟三人根本上不了学,识不了字!如果不识字,连孔子的书都读不了!”赵洪玉感慨地说。喜爱书法的赵洪玉现在每天都要拿起笔写几个字。他最喜欢写的是儒家经典语句,“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曲阜龙虎社区颜庙街(摄影:张博)




改革开放让曲阜乘着春风出发

“国学发展既要‘登峰’,又要‘落地’。也只有‘落地’,才能使场子真正热起来。”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杨朝明这样认为。

泱泱大中华,浩荡几千年。新中国成立前,即便是在曲阜,能真正享受传统文化滋润的也只是少数人。新中国成立后,是党和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开展扫盲活动,才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真正普及,走进百姓中间。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众多的贤哲,给曲阜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而改革开放为其释放了活力。

1984年,孔庙大成殿孔子塑像修复完成并正式揭幕。以此为契机,曲阜在孔子诞辰日策划了“孔子诞辰故里游”活动,吹响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号角,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989年,“孔子诞辰故里游”改名为孔子文化节,并在海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据彭庆涛回忆,那次来的人远远超出了曲阜当时的接待能力,曲阜所有的宾馆都爆满,许多人因找不到旅馆而无法住宿。

大手笔的文化实践使得曲阜人潮涌动,读论语、看“三孔”、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发展的“场子”真正热起来了!许多人开始关注曲阜,曲阜开始走出国门。

为了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曲阜加强了建设力度,“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曲阜城市建设规模由原来的明故城及其周围区域扩展到了大沂河北岸,城区面积扩大了约4倍。”彭庆涛说道。

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孔子研究院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设立国际“孔子教育奖”;2008年,首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举行:2011年,京沪高铁曲阜东站正式启用……

谈及曲阜的历史变化,曲阜一中的年过八旬的顾国华老师说:“我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曲阜变化的见证人了。”

他回忆,1959年来曲阜的时候,交通很不发达,只能先到兖州,然后从兖州坐汽车到曲阜。当时到兖州后,没有去曲阜的车了,他步行走了4个多小时,才到曲阜。那时候,曲阜很小,全是平房,宫墙前面就是农田。整个曲阜城只有西关大街、东关大街、棋盘街三条街,每条街也就100来米长。去北京要到兖州,坐十二三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北京。

“现在曲阜的变化不得了了!”顾老师乐呵呵地说,城市高了、大了、美了!尤其是城市建筑,带有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特色。交通方便多了,公路、铁路纵横交错,特别是通了高铁以后,从曲阜去北京只用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改革的春风浸人心脾!改革开放初期,我的直观印象是:庄稼种在明故城里,土堆、粪堆、柴草堆满城都是。现在与过去比:翻天覆地!”说起曲阜的变化,曲阜市政协原主席赵元山感慨万千!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孔子研究院(摄影:张代生)



肩负起文化担当 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曲阜大力弘扬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至街道、乡村,全力打造“东方圣城·首善之区”。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动下,曲阜形成了勤俭、仁孝、诚信、和谐的社会风尚,在生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城市发展”与“文化气质”良好融合的独特发展之路。

“欢迎来到曲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庙的大成殿高24.8米,在老城里所有的建筑物不能超过孔庙的大成殿,寓意所有的人不能超过孔子,也是对孔子的一种尊重。” 坐上曲阜的仿古马车,马车夫看似很随便的交谈,却处处熟练地运用着论语和典故。

如今,在曲阜古城,儒家文化无处不在。无论是晨练的人们、三轮车夫,还是古城里的商店店员,都对曲阜的文化典故如数家珍,并且能把这些历史典故运用到现代的生活当中,有理解,有传承。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现在的孔林万古长春坊(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受惠于经济助力 “孔子坐上高铁了”

“有人问我,高铁对孔子儒学传播有什么意义?我说孔子坐上高铁了!传统文化在曲阜这么多年的传承,它和这个城市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城市的发展,包括科技的发展,交通的发展,对于儒学的弘扬,非常有意义!”杨朝明感慨地说。

在杨朝明看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是互动的,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先导。”

在这座城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互通,同时,曲阜的经济发展也形成了新版图——东西两个经济开发区蒸蒸日上,一张文化与经济携手发展的蓝图正在绘就。

回顾曲阜的发展历程,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同时抓牢“经济”与“文化”两大抓手,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优势,深挖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互交织、互相促进,在经济保持长足增长的同时牢牢坚守传统文化价值观。

文化如一杯香茗,滋养精神,涤荡心灵。文化的振兴带动产业的振兴,“钱袋鼓起来”,也具备了让“脑袋富起来”的条件。

2019年8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曲阜成立,曲阜正以更加雄伟的姿态走向世界!

此时,忽然想起一篇文章中的话,“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

△曲阜大成桥夜色(曲阜市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人民网

  • 相关阅读 / READING More
  • 点击次数: 791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庆涛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孙孔垂长率阙里宗亲代表,谨遵旧章,式陈明荐,敢以香烛粢盛贡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鲁国作圣 泽被万邦  德侔天地 仁爱无疆 道冠古今 礼乐重光 黎民得毓 俊贤标彰 千秋尊慕 万代瞻仰中华和谐 复兴在望 战略升级 民生有康 制度矩阵 规模更张 奋楫扬帆 开启新航  与时俱进 孔氏担当 厚积薄发 再谱新章  昭穆携力 伯仲互帮 团结进取 续牒共襄  肃冠叩首 举爵进香 誓成大我 赓续辉煌  伏惟尚飨!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现场
  • 点击次数: 583
    2025 - 04 - 05
    圣境响韶音,清明祀圣哲。4月3日,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在曲阜尼山举行。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系列活动包括“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尼山清明诗歌会”“学童启蒙开笔礼”“孔子后裔至圣林祭祀”等活动。  上午九时,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开始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曲阜孔子儒学促进会会长、原曲阜市政协主席孔令玉主持乙巳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孔子第79代嫡长孙、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名誉会长孔垂长先生担任主祭官;曲阜市委副书记,市长崔加清先生恭读祭文;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孔子博物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推进办公室、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驻曲单位代表、各省市孔子后裔代表、社会各界代表依次敬献花篮;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鞠躬礼,祭孔大典圆满礼成。  上午十时,领导和嘉宾们来到尼山书院前,参加了乙巳年尼山清明诗歌会,伴随着悠悠雅乐,曲阜师生代表吟唱《诗经·小雅·鹿鸣》等广为流传的经典诗篇在书院上空回荡,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礼敬先师。多位朗诵艺术家满怀激情朗诵诗词,以尼山独有的方式缅怀先师。    上午十时三十分,领导和嘉宾步行至夫子洞广场,参加“鸿蒙圣开-乙巳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主要有自正衣冠、礼拜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坤灵许愿六项议程。    尼山春季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缅怀先圣孔子,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外游客在曲阜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附:  2025尼山春季祭孔文  (撰文 彭庆涛)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节逢清明大吉之日,社会各界代表汇聚尼山孔庙大成殿前,谨遵彛章,敬陈明荐,...
  • 点击次数: 384
    2019 - 11 - 24
    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书画展在济南举办11月23日电 11月2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的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在活动现场,吴泽浩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创作孔子题材作品,是一种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重温和弘扬经典,通过传统笔墨来展现孔子伟大的一生,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有艺术家,也有被吸引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整个书画展分为七个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为六尺至八尺整纸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鲁国河畔春来早》、《南山有竹》、《夹谷会齐》、《石门山著易经卜辞》、《奔驰列国十四秋》、《杏坛霞光》、《一盏明灯著春秋》、《落日辉煌》、《尼山月圆》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浓墨重彩娓娓道来的孔子伟岸生命旅程、传奇人生——《颜母泉畔》、《叔梁纥力托悬门》、《夫子洞传说》、《叔梁纥与颜徽在》、《颜母哺育》、《尼山牧归》、《孔子与亓官氏》、《喜生孔鲤》、《骑术高超》、《泰山望吴》、《暴雨祈天》、《观物欹器》、《问道老聃》、《子见南子》、《闻韶于齐》、《孔子与左丘明》、《大司寇诛少正卯》、《坠三都》、《又梦周公》、《踏歌而行》、《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悲哀麒麟》、《结庐守墓》等24幅四尺整纸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艺篇。涵盖《礼》、《乐》、《射》《御》、《书》、《数》六幅作品。第四部分:孔子列国行篇。包括《飞雪途中》、《陈蔡绝粮》、《桓魑伐坛》、《如沐春风》、《跋涉十四载》等。第五部分:教学著书篇。包括《韦编三绝》、《修编诗经》、《退修诗书》、《授徒曾参》、《有教无类》、《孔伋嬉戏》、《泗水寻芳 亦步亦趋》、《救人授牛》、《乐山乐水》等九幅精品,也是弘扬孔子治学精神的重要篇章,人物庄重。第六部分:孔子十哲篇。表现的是孔门弟子...
  • 点击次数: 481
    2019 - 11 - 18
    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举办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活动初冬的曲阜,叠翠流金,景色迷人;美丽的蓼河曲桥流水,游人如织。2019年11月16日,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内外鲜花烂漫、彩旗招展、气球高悬,曲阜市第六届百姓儒学节——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始创于1949年11月14日,其前身是曲阜县建筑合作社,现隶属于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我市最早的土木工程营造专业公司。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凭借七十年的专业品质和深厚积累,在省内外承担了不少精品工程,多项工程荣获省级优良奖项,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时20分,庆典仪式正式举行,首先进行揭牌仪式。《曲阜建工赋》由我市著名文博专家、研究馆员彭庆涛先生撰文,篆刻家张博先生治印,全文共546字,用典严谨、文辞隽永,由前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先生书丹,赋中所体现的传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更是勉励公司员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10时20分,各位领导、来宾们共同乘车前往儒家花园酒店参加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会议以“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主题,回顾曲阜建工70年来不畏挫折、不懈努力、勇创辉煌的光荣历程,展望企业未来的美好前景,表彰先模典范。最后,在全体与会人员热烈地掌声中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70周年庆典落下帷幕。全体曲建人将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代建设中去,共创更加辉煌的明天。附:《曲阜建工赋》启山林,筚路蓝缕;七十载,栉风沐雨。建国伊始,三会并立,经合作社而立建筑公司。改组凡几,名号数易。腾飞于改革开放,壮大于市场经济,终获全国优秀企业之桂冠。何也?其来有自也。一曰物华。曲阜可谓中国建筑领先之域。上古大庭屋庐,商迁奄国古都,周有鲁宗太庙,汉则灵光殿庑。北宋三教并重,诏建景灵宫,奉祀黄帝人祖。春秋以降,先师祭享于阙里文庙,后世优渥有府第供养,加之数千亩林地葬瘗,列国内...
  • 点击次数: 400
    2019 - 10 - 13
    人民网:北上广是挺好的,但我还是喜欢曲阜编者按: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全国人民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一路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上,70年的岁月都留下了动人的历史印记,每座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网策划推出“跨越70年·中国的故事”系列报道,记者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记录下各地70年间的发展变化,以小见大,展现国家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在生动的历史变迁中感受新中国奋进的磅礴力量。有人说,看中国历史发展,40年成就看深圳,百年变迁看上海,千年沧桑看北京。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看哪里?曲阜至少是答案之一!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阜积极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让曲阜古城重获新生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在中国历史上,曲阜在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说,曲阜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是直接相关的,它是一个物质载体,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曲阜破败不堪,经济萧条,城中道路狭窄,而且都是土路。虽然是孔子故里,但在当时,曲阜的老百姓大多不识字,人民生活处于贫困之中,城内仅有一些自力维持生活的商店店员和小手工业者。原曲阜文管局资料研究室主任彭庆涛是一位儒学专家,也是一位研究曲阜文物多年的文博专家。他拿出一张张泛黄的曲阜解放前的旧照片,照片上的孔府门前积满污水,孔庙前杂草丛生,低矮的民房靠到了孔庙墙上,孔林门前的神道破烂不堪……是新中国让曲阜这座儒家文化绵延2000多年的文化古城重获新生!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从曲阜解放就已经开始。曲阜解放于1948年,1...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9 - 11 - 18
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举办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活动初冬的曲阜,叠翠流金,景色迷人;美丽的蓼河曲桥流水,游人如织。2019年11月16日,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内外鲜花烂漫、彩旗招展、气球高悬,曲阜市第六届百姓儒学节——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隆重举行。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始创于1949年11月14日,其前身是曲阜县建筑合作社,现隶属于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是我市最早的土木工程营造专业公司。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凭借七十年的专业品质和深厚积累,在省内外承担了不少精品工程,多项工程荣获省级优良奖项,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和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9时20分,庆典仪式正式举行,首先进行揭牌仪式。《曲阜建工赋》由我市著名文博专家、研究馆员彭庆涛先生撰文,篆刻家张博先生治印,全文共546字,用典严谨、文辞隽永,由前山东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张仲亭先生书丹,赋中所体现的传承与发扬、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更是勉励公司员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10时20分,各位领导、来宾们共同乘车前往儒家花园酒店参加公司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会议以“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为主题,回顾曲阜建工70年来不畏挫折、不懈努力、勇创辉煌的光荣历程,展望企业未来的美好前景,表彰先模典范。最后,在全体与会人员热烈地掌声中曲阜市建筑工程公司70周年庆典落下帷幕。全体曲建人将以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时代建设中去,共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2
2020 - 02 - 20
汉书佐酒,余音绕梁——纪念安作璋先生逝世一周年安作璋先生千古!去年此时的山东,冰消雪融,大地回春,一位老人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一年后的今天,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来缅怀这位故去的老前辈——著名学者、秦汉史大家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安作璋先生简介安作璋(1927—2019),山东曹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山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孔子网专家顾问、彭门创作室导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被誉为“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人物”。曾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山东省首批拔尖人才,首届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2月20日,安作璋先生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安作璋先生的治学作为历史学者,安作璋先生治学严谨、功底深厚、著作等身,以“传承历史,资政育人”作为自己学术的主要任务。早在齐鲁大学就读时,便发奋苦读,到79年时,书架上的“前四史”已经置换了数套。从20世纪80年代始,安先生践行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的治史思想,主张治史贵在乎通,其研究范围逐步拓展到通史、地方史、文化史、文献学等领域。安作璋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发表重要论文数十篇,出版《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班固评传》《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秦汉官制史稿》(合著)《秦汉官吏法研究》(合著)《学...
3
2020 - 11 - 22
记得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哦!今日小雪 | 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小雪位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第二十,反映了降水与气温的较大变化,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二十四节气主要反映“气”的变化。“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了。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体动行认知一岁中时候、气候、物候的知识体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即气温与降水量。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唐·李咸用《小雪》《孝经纬》说:“(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为小雪。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时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作品《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
4
2024 - 02 - 02
甲辰年”孔府过大年“活动启幕2月2日正值北方农历小年,甲辰年“孔府过大年·地道中国味”启动仪式在山东曲阜举行,展现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文化旅游资源,唤醒民众传统节日“仪式感”。启动仪式上,孔庙景区内文创展、非遗展包罗万象,20多个展位根据不同主题进行精心布展;孔府门前“福禄寿”三星向现场游客送上新年祝福;百名书法名家泼墨挥毫,将美好的祝福融入墨香之中,为市民及游客写春联、送“福”字。据了解,孔府自古以来就传承着规模盛大的中华民族春节礼仪,是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中国家庭过年模式。近年来,“孔府过大年”系列节庆活动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活动形式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近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中华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我们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5
2019 - 11 - 24
彭门导师吴泽浩先生书画展在济南举办11月23日电 11月23日,由山东省社会科学发展交流中心、山东新闻书画院主办的孔子礼赞—吴泽浩书画展暨艺术研讨会在济南举办。在活动现场,吴泽浩先生介绍了他的创作初衷,他说,创作孔子题材作品,是一种责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工作者更应该重温和弘扬经典,通过传统笔墨来展现孔子伟大的一生,讲述中国故事。活动现场,有艺术家,也有被吸引来一饱眼福的观众,整个书画展分为七个部分,共80余件作品,第一部分:大哉孔子篇皆为六尺至八尺整纸大作,其中包括《尼山夫子洞》、《大道之行》、《曲阜大成殿》、《鲁国河畔春来早》、《南山有竹》、《夹谷会齐》、《石门山著易经卜辞》、《奔驰列国十四秋》、《杏坛霞光》、《一盏明灯著春秋》、《落日辉煌》、《尼山月圆》等12幅人物山水精品。第二部分:孔子一生篇。浓墨重彩娓娓道来的孔子伟岸生命旅程、传奇人生——《颜母泉畔》、《叔梁纥力托悬门》、《夫子洞传说》、《叔梁纥与颜徽在》、《颜母哺育》、《尼山牧归》、《孔子与亓官氏》、《喜生孔鲤》、《骑术高超》、《泰山望吴》、《暴雨祈天》、《观物欹器》、《问道老聃》、《子见南子》、《闻韶于齐》、《孔子与左丘明》、《大司寇诛少正卯》、《坠三都》、《又梦周公》、《踏歌而行》、《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悲哀麒麟》、《结庐守墓》等24幅四尺整纸佳作。第三部分:孔子六艺篇。涵盖《礼》、...
6
2020 - 02 - 25
彭门弟子马文浩抗疫日记(六)编者按每当病院走廊里匆忙的脚步声响起,那是无数淌着鲜血汗水的医者与死亡的竞赛。彭门弟子马文浩在前线写下的日记,见证了一曲90后与90岁的生命之歌。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中,每一个奉献者都是大写的“人”医务工作者的日常生活部分笔记展示2020.2.22又是一昼夜。彭门弟子马文浩于凌晨5:13下班回来进行自身的消毒工作。上班的途中,黄冈城市显得格外一新,他说这是下雨的缘故。这也是对心灵少许的放松。重症监护室里,马文浩照看着多位重症人员。一位89岁的老奶奶,身患多种基础性疾病,是一位重症人员。在敏锐的感觉下,马文浩依稀觉得老人的心电图不正常,当机立断。将所有情况告诉主治医师。怀疑老人有房颤现象。经过主治医师的安排。马文浩做了对症处理。他机动灵活的做法受到了医生的表扬。这里还有这另外几位特殊的重症患者。一位90岁的双目失明的老人家,晚上想去上厕所。执意想自己去。她说:“我自己可以的,你们辛苦了,你快回去休息一下吧。”面对老人的好意。马文浩说:“奶奶如果不让我帮忙的话,我给你拿便盆在床上使用便盆吧,怕你磕到碰到。”老人仍然执意自己去,她不想再让国家破费,不想再花国家的钱给自己治病。晚上日常巡逻的时候,马文浩发现50多岁的男性患者正打算起身拿水杯。马文浩快速的将水杯拿起递给了这位患者。患者说:“真希望这场疫情快点过去,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按时睡觉,按时休息。你们背井...
7
2020 - 12 - 07
节气简介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在公历12月6至8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廿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气温与光照,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一个重要要素。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节气大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降水量增多。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鸣。因为天气寒冷,寒声鸟也不再鸣叫了。二候:虎始交。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的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它们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大雪习俗腌腊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盐加花椒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到来。吃红薯粥红薯含有大米、面粉缺乏的赖氨酸,可促进人体上皮细胞的成熟,提高人体抵抗力;冬季吃红薯还有防燥的功效,但不能多吃。中老年人脾胃虚弱,可多喝点红薯粥,因为它易于消化,保护胃肠,还能促进胃肠运动,使排便更加轻松,还...
8
2025 - 04 - 05
2025年清明孔子后裔墓祭文 (彭庆涛 撰文)    惟公元二零二五年,岁在乙巳,清明大吉之日,至圣第七十九代大宗嫡孙孔垂长率阙里宗亲代表,谨遵旧章,式陈明荐,敢以香烛粢盛贡品,墓祭于圣祖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暨列祖列宗。曰: 大哉先祖 文宣永芳 鲁国作圣 泽被万邦  德侔天地 仁爱无疆 道冠古今 礼乐重光 黎民得毓 俊贤标彰 千秋尊慕 万代瞻仰中华和谐 复兴在望 战略升级 民生有康 制度矩阵 规模更张 奋楫扬帆 开启新航  与时俱进 孔氏担当 厚积薄发 再谱新章  昭穆携力 伯仲互帮 团结进取 续牒共襄  肃冠叩首 举爵进香 誓成大我 赓续辉煌  伏惟尚飨!孔子后裔清明家祭现场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