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活动 News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7
点击次数: 0
王学仲(1925-2013),字夜泊,号黾翁、黾子。当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黾学创始人,彭门创作室导师,著名诗文书画家、现代文人画创始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瑞雪年景大年初一,推门一看,不觉"啊"了一声,在室内温暖如春,盆花盛开,外面,却是漠漠冻云,舞起团团雪花扑眉盖面而来。一位推门走出的女士,脱口而出说了句"瑞雪兆丰年",就见雪中衬托着满地红色炮衣,更增加了春节的气氛。在记忆中,有不少个元旦大雪,瑞雪兆丰年的景象。我不了解形成这种气候的原因,总觉得瑞雪兆丰年带有瑞雪降吉祥的意思。经过这场大雪,冻死了病虫害,减少了瘟疫,田禾得到保墒,以农业人口为主的中国,也就五谷丰登无冻馁之忧了。因此我对着满天飞雪,迎着它那轻盈欢快的舞姿,踏着满地的烂银世界,不觉手足欲舞。在故乡山东的潍坊神祃中,印有一种专门供奉在露天的香台上,叫做"天地三界四方万物真宰"之神,我估计这是民间的天坛和地坛,是专门执掌为人民降福的。除夕之前就要用草席扎好一个天地神棚,神棚门左右,插上翠竹青松,一般的门庭上,也要挂上青松扁香炉。我家老祖母的正房上总贴着"麻姑酒满杯中绿,王母桃春天上红"的对联,炕头上贴着"身体安康",粮囤上贴着"仓龙引起",书桌上贴着"开笔大吉",大门外贴着"出门见喜"。老祖母规定年下不能讲不吉利的话,记得不少个大年初一,喜倒看不出多少,却是出门先见雪,那雪花铺在庭院内,均匀地盖上一层,孩子们在纵情扑打。那翠竹青松上也顶着厚厚的一层白雪,映着红艳艳的春联,构成一幕幕难以忘却的年景。北方过年,和故乡的装饰手法不大一样了,这里不扎天地神棚,喜欢在上门坎或窗口上贴吊钱、窗花、肥猪拱门一类的剪纸艺术;相反日本的年俗倒有些像我们的家乡,他们...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6
点击次数: 0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1]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2],经之营之,庶民攻[3]之,不日[4]成之。经始勿亟[5],庶民子来。王在灵囿[6],麀鹿[7]攸伏,麀鹿濯濯[8],白鸟鹤鹤[9]。王在灵沼,於牣[10]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11]?予及女[12]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Mencius, another day, saw King Hui of Liang. The king went and stood with him by a pond, and, looking round at the large geese and deer, said, “Do wise and good princes also find pleasure in these things?”Mencius replied, “Being wise and good, they have pleasure in these things. If they are not wise and good, though they have these things, they do not find pleasure. It is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He measured out and commenced his marvellous tower; He measured it out and planned it. The people addressed themselves to it, and ...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6
点击次数: 0
陶瓷的世界陶瓷是个瑰丽多姿的世界,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装饰着人类的生活并使其更加多姿多采,值得我们骄傲的是陶瓷的成就。早在四五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就已有了装饰花纹的彩陶的出现;“龙山文化”时期已有了轮制陶器的技术;而著名的瓷都景德镇,在汉代就已开始制陶,在唐代远播到欧洲和非洲,引起世界人民对中国陶瓷的重视。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则是宋代。宋代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各具特色。原名昌南镇的景德镇就因宋真宗景德年间大制御用瓷器而改今名。这使我憬悟到中国不仅有一个丝绸之路,还存在着一个通向世界的陶瓷之路。河北省的瓷器在历史上也负有盛誉。唐代时有“邢窑”、宋代有“定窑”,花色独具,北宋时称“北定”,驰名一时的“白定”“粉定”,就是这里制作的。当时在技术上已有堆花、划花、印花三种,质薄而色泽光洁。宋南渡后,在景德镇仿照“北定”的制品,已不及“北定”出色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的唐山瓷器,有了飞速的发展,不仅造型花饰能够推陈出新,在制陶技术上也有很大革新。如日常用品的茶具餐具文具等的造型设计既繁多又新颖。艺人们最擅施用艺彩,雕金和喷彩,花饰上或如国画中的山水花鸟,或如绚丽的云锦,或如唐山的皮影人物;既是丰姿多采又有地方趣味。在技术上不管高温低温烧制的瓷器,都能保住色釉的效果。瓷器本来具有“实用”和“欣赏”双重价值,说到它的实用价值,在今天真是无限的扩大了。陶瓷在款型上可分为“日用瓷器”“工业用瓷器”和“欣赏性瓷器”三类,需要量都比过去增大。以工业用瓷说,历史上以较小的瓷制砖瓦等建筑材料,而今天扩展到冶金、化学、电器、建筑等工业及卫生事业,都要求有适应于自己特殊性能的瓷料,支援国家的建设。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提高,日用和欣赏用瓷的内容也逐渐增多,并且完全摆脱掉封建陈旧的内容。我国的日用瓷器兼有实用和美观两种功能,这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晋代大文学家潘岳在《笙赋》中曾说“...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6
点击次数: 9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3]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4]利而国危矣。万乘[5]之国弑[6]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7]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未有仁而遗[9]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Mencius went to see king Hui of Liang. The king said, “Venerable sir, since you have not counted it far to come here, a distance of a thousand li, may I presume that you are provided with counsels to profit my kingdom?Mencius replied, “Why must Your Majesty use that word ‘profit?’ What I am provided with, are counsels to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nd these are my only topics. If Your Majesty say, ‘What is to be done to profit my kingdom?’ the great officers will say, ‘What is to be done to profit our families?’ and the inferior officers and the common people will say, ‘Wha...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6
点击次数: 3
1937年2月,由孔德成主持纂修的《孔子世家谱》告成,这是继孔德成结婚后,孔府里迎来的又一个喜事。此次修成的《孔子世家谱》,可以说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孔氏全国合族大谱。从民国九年(1920年)开始纂修,经十七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完成,方大功告成。这次大修族谱,开始是在陶夫人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民国九年(1920年),“十月,老太太召集合族公议拟定孔氏行辈二十字,咨部备案。”民国十一年(1922年),“五月,老太太令族长传谕六十户调查各户世系,造册呈送,预备修谱。”1928年,在民国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的支持下,成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8岁的衍圣公孔德成任总裁,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村庄、街道设立通迅处。1930年,夏历十月初十日正式告庙开馆,除了孔德成任总裁外,日常工作则由孔传堉及四十员中的孔印秋、孔继伦主持,办公地点设在大堂、二堂、三堂。纂修家谱,历来被孔氏家族当作“家门大典”。认为“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是“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强化宗法,保持门阀的重大盛举。清顺治年间六十六代孙衍圣公孔兴燮说,修谱可使“世系详而渊源决,可以作孝,合远为近,合散为聚,即分而千其人百其人胥以吾一人之心视之,可不谓仁焉!长长幼幼,弟也。为大宗,为小宗,粲乎秩然,费敢以冒越也。”嘉庆九年(1804年)七十三代衍圣公孔庆镕在题《郯城孔氏支谱》时说:“从来尊祖者必敬宗,敬宗者必收族。收族于谱,犹收族于庙也。盖收族于庙而宗庙严,收族于谱而子姓秩,奠世系而昭穆辨。谱之所关,大矣哉!”所以,每次修谱,都是由宗子衍圣公亲自主持,对于参加修谱人员,都必须经过慎重推选。为了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修谱伊始就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调查。如民国这次修谱,在一开始,孔府便以宗子孔德成的名义发布了《宗府布告》,布告说:“为合修全国...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6
点击次数: 7
孔德成,字玉汝,号达生。1920年2月23日出生。孔德成是一个独生子,也是一个遗腹子,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就已经逝世。如果要说孔德成的身世,还必须从他的父亲孔令贻说起。孔令贻逝世前给大总统的呈文中,提到侧室王氏已怀孕五月,倘若生男则当继承公爵封号。内务府要求孔府就关于王宝翠是否确实怀孕一事开具一系列证明,呈报省长公署转部备案,若事情属实,孔令贻的呈文即可照准。于是,有关人物出具的证明,证明了王氏夫人确实怀孕。《孔府档案·故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遗腹子德成诞生经过情形》中载有以下人物出具的呈保书:衍圣公府家人赵庆出具的证明说:“原具呈人衍圣公府家人赵庆,年三十八岁,山东历城县人,住太仆寺街门牌号衍圣公府。……家主既无子嗣,惟庶主母王氏怀妊五月,奉家主遗嘱,如庶主母生男即以承袭衍圣公,生女另由合族选择相当承继之人。”孔庭族长孔兴环出具的证明说:“宗子衍圣公孔令贻于十一月八日在京病故,已由家人赵庆呈请钧署报部在案,其侧室王宝翠怀孕五月有余,自应由兴环合同邻佑出结证明,事关圣祖宗祀,理应格外慎重,兹复延请中医、德医详加诊察,咸称实系怀孕,并无其他病症,当由兴环同出具证书,分呈备案,再拟俟其临产时邀集宗子近支各女眷前往监护,以杜流言。”另外,孔氏族人孔祥棣、孔令照、孔令誉、孔令侯、孔德冏,还有曲阜的周公后裔、颜子后裔等各方人士都一一出具了证明,甘愿以身担保。虽然各方人士都出具了证明,但衍圣公继承权问题,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事情,王姨太若生男孩尚且好说,若生女孩将会另做安排。于是,曲阜的孔氏族人也开始了一场紧张而激烈的争嗣战。甚至于孔氏南宗,以及汶上、菏泽等地孔氏族人也纷纷赶来,各不相让。后经过官方斡旋调解,最后达成协议;如若王姨太生女孩,衍圣公的继承权则由最近支五凝堂的孔德冏继承。显而易见,王姨太若生女孩,将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对陶氏夫人来讲,那处境就...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0
点击次数: 68
孔伯华(1885~1955年),谱名繁棣,号不龟手庐主人,山东曲阜人。中医学家,他与汪逢春、萧龙友、施今墨并称北京四大名医。学自家传。孔伯华早年任北京外城官医院医官,1929年被选为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临时主席,率请愿团赴南京,迫使国民党政府收回“取缔中医”的成命。后与萧龙友合办北京国医学院并任院长。新中国建立后,孔伯华任卫生部顾问、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他也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学术上,孔伯华主张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他以善治温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药,为医林所景仰。其著有《时斋医话》《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孔伯华医集》。孔伯华幼年时,颖悟异常,善于提问,他六岁入私塾学习,启蒙老师教他《百家姓》时,他问,为什么“赵钱孙李”在开头呢?学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以后,他就早早起来打扫卫生。年纪稍长后,他攻读经书,并随父宦游各地。后以母病,遂立志学医。十六岁时,孔伯华移居河北易州行医,于当地与名医狄虎堂等人交善。后又于二十五岁时在北京外城官医院任职,与当时名医张菊人、陈伯雅等共事,砌磋学问。1929年,他曾参与奋起反抗当时政府拟消灭中医的活动,并于同年与另一名医萧龙友共办北京国医学院,培养较多的中医人才。他平时喜用并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人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29年,汪精卫反动政府意欲消灭中医,他便联络同道在京师创办了医药学会,奔走呼吁,被推举为联合会主席到南京请愿谈判,终于使政府取消了前议。同年,孔伯华与萧龙友共创中国第一所医学高等学校“北京国医学院”,邀请各地名医并肩作战,辛苦操劳,在沉重的中外当局压力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下一代中医人才,这些学生也都是成绩卓著的栋梁之才,在其后中医元气大伤的情况之下,承担起了继承和发展中医的重任。孔伯华在医学上,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他认为中医在临床上不仅是单纯的...
作者: 国学少长集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0
点击次数: 17
陶文潽是孔令贻的继配夫人。孔令贻的原配妻子孙氏是济宁州人,是军机大臣、兵部尚书孙毓汶的女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二十九岁的孙氏病卒,其终身未育。孙氏去世后,将近五年,孔令贻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夫人。曲阜鼓楼大街路北,有一家姓丰的商户,家有一女,年方十七。一天孔令贻外出归来,路过丰家店铺时,恰巧遇见丰姑娘从里出来,双手端一洗脸盆,往店外泼水。孔令贻见丰姑娘青春亮丽,面容姣好,一眼便看中了。第二天,孔令贻便到店里找这姑娘,并连着来了两天。丰掌柜和丰姑娘都知道他是圣府的公爷,又知道孔令贻来店的意思,丰掌柜便对孔令贻说:“公爷如若看中小女,便接到府内算了。”孔令贻与丰姑娘就经过这样一个简单过程,便被撮合到了一块。第二天,孔府便派二人轿,将丰姑娘接到了衍圣公府内。先给孔令贻的母亲彭老太太磕头,老太太也看中了丰姑娘,便答应收下。先叫他住在前堂楼西学院内的北屋。第二天又派轿子和女仆陪同,到各府内给各老太太磕头,行纳妾礼。磕头回来再给彭老太太和孔令贻磕完头,这才算收丰姑娘为姨太太。但这位姨太太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逝世时,也是始终没有生育。虽然有了丰姨太,但孔令贻并不算有夫人,因为丰氏不是明媒正娶。后又经媒人介绍和北京陶士鋆家订了亲事。陶士鋆原籍浙江绍兴,此时已迁到北京,成为北京一位大房产主。家中多有金钱,只是官职不高,仅是大名府的知府。陶士鋆生了九个儿子,五个女儿,与曲阜圣府订婚的是陶家最小的女儿,五女陶文潽,人称“陶五小姐”。因陶五小姐身材矮小,人又不算漂亮,故近三十岁还没嫁出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陶五小姐嫁入衍圣公府。陶氏在孔府曾生下一个儿子,但不久夭亡。此后一连数年未再身孕。两年后,陶氏回娘家,正遇陶家两位少爷为争一位名叫宝翠的丫环而闹家庭矛盾,陶氏母亲便让她将宝翠带到孔府。宝翠,姓王,原是河北遵化一个农民家的女儿,从小被卖到北京陶家作了丫环,“宝翠”一名...
88页次1/11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