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物 | 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四)

日期: 2018-04-10
浏览次数: 468

孟祥才(1940年——)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出版社出版《孔子新传》《孟子传》《秦汉史》《先秦秦汉史论》《先秦人物与思想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续集》《梁启超评传》《王莽传》《中国古代反贪防腐术》《齐鲁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汉代的星空》《汉朝开国六十年》《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山东思想文化史》《秦汉政治思想史》等个人专著32部,主编、合撰、参编著作31部。有关著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山东省社科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炎黄春秋》《文物》《文艺报》《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文史哲》《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史学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史学集刊》《孙子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文史博物 | 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四)

∆孟祥才先生

在春秋后期复杂多变的阶级关系中,老子究竟占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他的思想反映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呢?对此,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认识。

有的学者认为他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根据是他对社会变革持消极保守的态度,希望社会倒退而不是前进。有的学者认为他代表小生产者或破产的农村公社成员的利益,根据是他反对剥削,有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倾向。还有学者认为他代表刚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氏族公社成员的利益,根据是他对理想化的“小国寡民”的向往。老子究竟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主要应该看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什么。

老子的确提出了反对剥削的思想。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七十七章》)意思是,所谓天道,就好像一张拉开的弓,高了就压低,低了就举起,多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就补充。天道的规律就是减损有余,补充不足。可如今,人间的作法却与天道相反,是让不足的奉献给有余的。老子认为人间这种“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做法,即富人剥削穷人的做法是极其不合理的.他认为人间应该学习“天之道”,把多余的拿来供给天下不足的人。这种思想显然带有一种平均主义的色彩。老子认为他所处的社会充满贫富不均,一方面是统治者和富人骄奢淫逸,残酷剥削人民,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啼饥号寒,痛不欲生。这种社会实在是不合理、要不得的。老子有自己的理想社会,他将这个社会作了这样的描绘: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兵甲,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

你看,老子心目中的理想国,国土小,人民少,没有战争,人民都安居乐业。纵有十夫长、百夫长那样的统兵人才,也无用武之地。人民都看重自己的生命,不愿迁徙到遥远的地方。所以,尽管有船只和车辆,也没有人去乘坐;虽然有坚甲利兵,也没有机会陈列出来,更不用说使用了。由于生活单纯,事务简单,人民于是又恢复了结绳记事的方法。由于人民生活简朴,容易满足,大家都对简单朴素的生活十分满意,都觉着饮食香甜,欣赏衣服漂亮,满足于房屋的安适,喜爱风俗的美好。由于四周小国林立,邻国间靠得很近,彼此可以看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听得见。但因为彼此都安于自己的生活,邻国间的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显然,老子对他的理想国充满了激情和向往,因为这里有永久的和平而没有战争,有简单质朴的生活而没有奢华和竞争,国家小而封闭,人民少而安宁,这样的理想国只能是原始社会刚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出现的部落奴隶制国家。在这里,阶级分化还不明显,贫富差距也没有拉开,原始社会纯朴和谐的社会风气也还浓浓地存在着。老子的时代距离远古时期并不遥远,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美好传说还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面对当时社会上血雨腥风的战争和贫富分化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极端不公平,人们越怀念那个已经消失的时代,并在回忆中对那个时代进行理想化的加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子推出了他的理想国蓝图,在与现实的对比映照中,向人们展示它诱人的色彩。然而,这个理想的社会蓝图只存在于老子的头脑中,实际上不过是心造的幻影。老子只想到小国林立,还保留着许多原始社会良风美俗的那个奴隶社会初始阶段的美好的一面,他不知道,在那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社会里,物质财富非常贫乏,人们的生存实际上是极其艰苦的,饥饿和死亡是挥之不去的伴侣,哪里有什么甘食和美服?


文史博物 | 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四)

∆老子

在老子的理想国中,统治者还是存在的,但这个统治者对被统治的人民实行的是“无为而治”,就像天道对万物那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道德经·十章》)即生长保育万物,使万物生但不占有它,为万物养但不炫耀恩德,作万物之长但不宰制它。对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不要过多地干预,让他们依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也像万物依自然规律生长发育一样。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五十七章》)意思是,我无为人民则自然归化,我好静则人民自然端正,我无事则人民自然致富,我无欲则人民自然纯朴。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人民几乎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这样坚持“无为而治”的统治者,尽管处在领导管理民众的地位,但人民并不感到他是负担和障碍,并且真心竭诚拥护他:“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道德经·六十六章》)也就是说,圣人在上,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圣人在前面,人民并不认为是妨碍,因此,天下人民都乐意拥戴他而不厌恶。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像顺应自然一样对人民采取放任的统治政策,在遵守国家法制的前提下,让人民比较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国家和政府尽量不干预或少干预。这种统治思想和统治政策在老子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一个又一个新建王朝处于恢复发展经济时期,这种思想和政策多次被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般取都得了较好的效果。

老子夸大了人类文明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认为文明的发展开启了民智,物质财富的丰富刺激了人们的贪欲,而这一切恰恰是社会道德不断滑坡的主要原因。他煽惑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六章》)

意思是,五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使人耳朵发聋,五味使人伤胃口,驰马打猎使人心神浮荡,追求难得的财货使人行为出轨,犯罪受刑。既然文明带来如此不堪的后果,为了使社会回归纯朴,为了使人民不被财货物欲引诱,就必须从头做起:“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十九章》)在老子看来,只要灭绝聪明,抛弃智慧,人民的利益就会增加百倍。只要灭绝仁,抛弃义,人民就会慈孝。只要灭绝奇巧,抛弃财利,盗贼就能绝迹。

因此,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就应该实行愚民政策。他说,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不是开启民智,而是推行愚民政策。人民之所以难治,就是因为他们智巧太多。所以,用智巧治国,就是对国家的损害。不用智巧治国,才是国家的福祚。只有推行愚民政策,将人民都训育成头脑愚昧、四肢发达的芸芸众生,才能将国家和社会治理得稳定安宁。《道德经·三十六章》有这样一段文字: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意思是,不崇尚贤才,就会使人民不热衷竞争;不珍爱难得的财货,就会使人民不去偷盗;不看见可激发贪欲的东西,就会使人民不去作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使人民的头脑简单,使人民的肚子吃饱,削弱人民的志气,强壮人民的筋骨,常使人民无智慧,无欲望,就是聪明的人也不敢多事。总之,按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你看,至此,老子不是已经走到反对文明,反对文化,反对社会进步的落后保守的路上去了吗?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老子代表的阶级属性是比较复杂的。就他反对当权统治者的横证暴敛、骄奢淫逸,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而言,他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就他反对社会进步,鼓吹愚民政策而言,他又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被推下历史舞台的无奈和悲哀。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