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祖孔仁玉
孔仁玉,字温如。孔子的第四十三代嫡孙。生方九个月,父孔光嗣遇害。九岁时即善六艺,通《春秋》。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孔末事发被诛,授孔仁玉为曲阜县主簿,主孔子祀。长兴三年进龚丘(今山东曲阜东北)县令,袭封文宣公。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年)调任曲阜县令,封爵如故。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周太祖郭威驾幸曲阜,拜孔子庙及墓,召见文宣公孔仁玉,赐五品服,复授曲阜县令兼监察御史。
孔仁玉在四十五岁时去世,葬孔林内孔子墓东。宋代赠兵部尚书。后世以孔氏几绝复续,尊他为“中兴祖”。有子四人:孔宜、孔宪、孔冕、孔勖。
△孔仁玉墓
孔仁玉自幼聪颖,读书识大义,尤精《春秋》;他身长七尺,姿貌异常,为人严整,临事有断。
当年,孔末“灭孔”之后,在饱受赂金的地方官和军阀的庇护下,心安理得地坐上了孔家庙宅主祀的交椅,掌握了曲阜县正堂的大印,耀武扬威,欺男霸女,鱼肉乡里,鲁人敢怒而不敢言。
但是孔末的美梦还未作完,即风云变幻。原来,孔末赖以依靠的朱梁王朝的君主朱全忠父子兄弟,以乱伦暴虐自相残杀,被李存勖一举推翻。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鲁人中的正直之士协同孔仁玉上书朝廷,揭露了“孔末灭孔”血案的真相,强烈要求拨乱反正,洗雪血案;并言明,真正的孔子嫡裔尚隐藏在民间,改名“张仁玉”,现已十九岁。
后唐明宗李嗣源,经过调查核实,确证奏报不虚,而下令诛杀孔末。同时令“张仁玉”恢复“孔”姓,由孔仁玉主持孔子祀事,并委任为曲阜县主簿。
孔家的奇冤得以昭雪。
孔仁玉莅职期间,严洁祭祀,勤于职守。第三年,明宗命他袭封“文宣公”兼县令,恢复了孔家在唐代所享有的一切特权。
后周广顺二年(952年),太祖郭威亲临曲阜,到孔子墓前亲自祭拜,仍令孔仁玉袭封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又特赐五品官服。兼任监察御史,代朝廷监察地方吏治民风。
后周太祖郭威,字文仲,本姓常。他家道贫穷,早年丧父,母亲携他改嫁郭氏,于是乃改姓郭。
△郭威
郭威三岁时,随母亲和继父迁居太原。但没有住多久,继父就被沙陀突厥军虏杀,母亲不久也谢世,郭威小小的年纪就成了孤儿,由姨母收养。
长大以后,郭威生得虎背熊腰,形体魁悟,力大如牛,胆大气壮。十八岁那年,他应募做军卒,仗着一身勇力,加上学了一些兵法,便一步一步爬了上去,仕至后汉邺郡留守。
郭威即位称帝时,年已四十八岁。三十年的军旅生活,给他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常以前代的兴衰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
广顺二年(952年)发生了慕容彦超叛乱的事。
慕容彦超,是后汉隐帝刘承祐账下大将,郭威起兵后他败逃兖州。郭威称帝后,为拢络他,任他为兖州节度使。但彦超内心恐惧,当徐州刘赟的部将被周军队攻灭,他更加惶恐不安了。于是招纳亡命,大举兵甲,准备叛乱。又暗中写信与北汉刘崇联络,谁知信使被郭威的人抓获,彦超更是不能自安了。
郭威派使者前往兖州慰谕,发誓不计前隙,但慕容彦超越是不自在,又与南唐勾结,以为外援。郭威为防变,也作了相应的军事部署。这时,北汉刘崇勾引契丹攻晋州,彦超认为时机已到,为了试探郭威,假装奏请入朝,郭威知其把戏,也就应允,彦超却称境内多盗而未敢离任,于是公开举兵叛乱。南唐主李璟亦发兵五千,往援慕容彦超,兵屯于下邳。
郭威仍命大将曹英、史延超、向训、药元福统兵征兖州。用徐州巡检史张令彬大破南唐兵,俘获南唐大将都权,南唐损兵千余人,退走了。这时北汉与契丹联军在晋州也失败退走,慕容彦超孤立了。
曹英等率大军至,慕容彦超不敢出动,于是周军设长围把兖州团团围住。彦超几次突围,均被药元福的军队战败退回。但是,由于兖州城高,周军一时也无法攻下。
郭威见周军一时不能得手,乃决定亲征。
这年五月,郭威来到兖州城下,他先派人诏谕慕容彦超,要他尽快投降,彦超不但不降,反而出言不逊,令城上人对郭威破口大骂。郭威大怒,于是命诸军加紧攻城。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神奇的故事。《孔氏祖庭广记·林庙亲祠》记曰:“后周高祖广顺二年,亲征慕容彦超至兖州城,将破,夜半梦一人,状甚魁异,王者服,谓高祖曰:‘陛下明日当得城。’及觉,天犹未晓,高祖私自喜曰:‘梦兆如此,可不务乎!因躬督将士戮力攻城。至午,而城果陷,车驾既入,有司请从王方鸣鞘而进,因取别巷,转数曲偶过夫子庙,帝意豁然谓近侍曰:‘寡人梦殆夫子乎!不然何取路于此?’因驻跸外堂,瞻礼圣像,一如梦中所见,高祖大喜,因叩头再拜。近臣或谓:‘天子不当拜异世陪臣。’高祖曰:‘夫子圣人也!百王取则。而又以梦告寡人,得非夫子幽赞所及取,安何不拜?’因幸阙里,复再拜。”
兖州城攻破后,慕容彦超抱着妻子和金银跳井而死。
班师回京的路上,郭威专程经曲阜去拜谒了阙里孔子庙。这时的孔庙在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庙时,已扩建为颇具规模的庙宇了。
当他到孔子祠堂去行礼时,左右大臣慌了,这不是有失天子尊严吗?忙劝阻道,天子不当下拜,孔夫子不过是个陪臣,陛下何劳要拜他?
郭威说,这是哪里的话,孔夫子乃百世帝王师,谁敢不敬?
于是,下拜行叩头大礼。接着,又到鲁城北的孔林,亲拜孔子墓。敕令兖州知州颜衎负责修缮孔庙及林墓,严厉禁止樵采孔子林庙里的树木,还将祭奠孔子所供的金花银缕祭器留赐孔庙中。
在祭拜圣人的同时,郭威还询访圣贤后裔,召见了四十三代嫡孙,前朝文宣公孔仁玉和颜子四十六代孙颜涉。“召对数刻”,命孔仁玉仍袭文宣公、兼任曲阜县令,特授监察史,赐予五品官服,杂綵;特授颜涉为曲阜县主簿。他表示要尊崇圣人,以儒教治天下。
他封孔子嫡裔重袭爵任曲阜县令并兼监察御史,将七品官阶隆以五品服色,把奉祀公爵加本县正堂官的形式固定下来。
孔氏家族惨遭罹难,经孔仁玉奇冤得已昭雪,自此之后,孔氏家族才再度兴旺繁盛起来,孔仁玉被孔氏后人尊为“中兴祖”,确也名符其实。
2008年1月5日,在修复位于孔林的中兴祖墓葬时,发现了孔仁玉的墓志铭。墓志铭的发现,对进一步了解孔仁玉,又提供了一件详实可信的史料。
△孔仁玉像
墓志为石刻,纵64厘米,横65厘米,厚13.5厘米。铭文曰:“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并序。呜呼!昔天地未兮,寿万八千岁,及乎恬然而清,恬然而宁。忠信欻起,礼乐交运,由是乎,革三等之数,岂不以聪明智虑剽其大道焉。先圣文宣王,蕴帝王之才,亡南面之位,时也?命也?奚能佛之?公讳仁玉,字无违。即文宣王四十三代嫡孙也。生萃嘉祥,长隆劲节。年九岁,值泗水君即世,乃传家为陵庙主,终制授曲阜主簿,二年而就,转县令兼袭封文宣公。公私大治,政事而通,民畏而爱。且古今神童传之者,谁是?知建木千寻,梁栋备百工之法;阿胶五寸,源流澄九曲之光。秩满言归,逍遥自得,常为乡里所进,孜孜论议。每一西上,复厥旧官,人以为我父母。君又经慕容作叛,公罹其灾,貔貅大虓,孤城若粉,揖让而出,何忧何惧?公身长七尺,见者奇之。周高祖幸陵庙,侍对数刻,即赐绯兼赐银器、杂綵、茶等。方俟他拜,天王晏驾,相次守当,州都督府长史,未解其任。悲歌哲人!夏五月二十九日薨,享年四十五。哀哉!公自少居众之上,不以富贵而躗其敬,不以贫贱而泄其虐。在我而己。昂昂丈夫,最伤者,算不及于知命,其心则过焉。夫人裴氏,同穴而来。长子宜,亦先圣奉祀之孙也;次子宪,习进士业;御哥、庆哥,比比成器。有女两人,或适或处,抆泪相勉,合兹大事,自殡及葬,鲜不中礼。余盖忝门人,谨为铭曰:天地苍黄兮,畴云不歇。杞国忧崩兮,道家恐发。禀阴阳而为顺,鉴始终而为达。青山绿水远凄凄,万树秋烟红叶飞。公之庆兮,传子孙兮;公之誉兮,配乾坤兮。宋乾德二年岁次甲子九月四戌朔二十三日丙申建。”
此墓志中,孔仁玉的字为“无违”,而《孔氏祖庭广记》等孔氏志书,均记为“字温如”。是为不同之处。而对孔族史上所发生的那段惨烈一幕,不知何故,铭文中也未提及。
孔仁玉生有四子,长子孔宜,次子孔宪,三子孔冕,四子孔勖。孔宪、孔冕二支两代之后失传,此后的阙里孔氏都是孔宜、孔勖两支的后裔。随着时代的推移,族众的繁衍,阙里家族陆续形成“五位”、“二十派”。
“五位”是以孔氏五位传有后代的著名族人的职名而称誉的。孔仁玉的长子孔宜、长孙孔延世、曾孙孔圣祐、孔宗愿均袭封文宣公,孔宗愿至和二年(1055年)被宋仁宗改封为“衍圣公”。孔氏后人尊孔宗愿这一支为“袭封位”。孔仁玉的第四子孔勖生有五子,长子孔延鲁(后改名道辅),次子孔延齐,三子孔延范,四子孔良辅,五子孔彦辅。次、三两支皆无传。孔道辅生有二子,长子孔舜亮官至中散大夫,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中散位”;次子孔宗翰官至刑部侍郎,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侍郎位”;孔良辅官至太子中书舍人,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中舍位”;孔彦辅官至国子监博士,他的后人支派被称为“博士位”。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于建炎二年(1128年)率领大批族众扈驾,陪高宗南渡,遂定居于浙江衢州和苏、浙、闽、赣、鄂、皖之间。这是孔氏家族的一次大迁徙。
宋、金、元时期,蒙古铁骑侵占中原,孔氏族人又遭荼毒。金贞祐二年(1214年),鞑靼兵焚毁阙里林庙,屠杀族人,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率领亲族三百,避居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太宗五年(1233年)灭金后,孔元措等人被迁到东平,四年后,孔氏宗族才得以返还曲阜。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统一中国后,阙里孔氏代蒙优渥,出现了新的兴旺时代。
元朝末年,烽烟再起,孔氏家族又遭摧残。以这个时期的五十三代孙为例,家谱记载此代共有九十人,其中迁居外地者七人,无后者三十七人,传一世而绝者二十一人,传二世而绝者三人,传三代而绝者一人,通计绝后者竟达六十二人,大批族人死于战乱是显而易见的。
至此一代,阙里孔氏家族“五位”之后传有裔孙者仅二十人,其中,“袭封位”孔宗愿的裔孙有孔浣、孔沂潾、孔治、孔澄、孔济六人。“中散位”孔舜亮的裔孙有孔淙、孔涖、孔演三人。“侍郎位”孔宗翰的裔孙有孔淑、孔泗、孔滨三人。“中舍位”孔良辅的裔孙有孔滋一人。“博士位”孔彦辅的裔孙有孔浩、孔淋、孔潝、孔洵、孔汭、孔泾、孔赣七人。明时,孔氏续修族谱时,上溯到中兴“五位”之后至五十三代,将衍有裔孙的这二十人,列为“二十派”。
孔仁玉挫败孔末事,在孔氏家族中,历来认为是件大事。孔氏后人认为如无此举,则真正的孔子后裔永不翻身,伪孔的尊位将永远保持。日后,真孔、伪孔区分甚严。《孔子世家谱》,特刊入《伪孔辨》,以明示世人。
《伪孔辨》云:“世之孔姓,自圣裔外有孔忠字仲茂,乃圣兄伯皮子,在七十二子之列,无传,此孔氏同出于子姓者也。其他非子姓而为孔氏者甚众,在列国时,卫有孔达,实出姬姓,其后为孔圉、孔悝。陈有孔宁。郑穆公有子十三,其一曰公子志,字士孔,为孔氏;其一曰公子僖,字子孔,诏给圣林洒扫户,因随主姓,其裔孙孔末,乘时不纲,剪灭圣裔,冒袭封爵,事觉罢免,其后嗣谓之外院,明其非圣裔也。不意孔末之孙立意害主,旧恶屡萌,见‘中兴’后裔称为内院,有‘五位’之名,皆受国恩。遂乃窃仿名号,亦立为五院,合党协赀力,与我族为难。金明昌三年,有孔寅孙者,以内院端修不令其弟男昌宗入学,诉于礼部,部是端修之议而默之。后又有孔之仙者,欲昌圣裔,四十九代族长孔玭不从,遂击杀玭等一家十一人。元延祐四年,有孔礼者,因袭封思晦不许其入庙拜祭,遂陈告省部,自称二十七代孔乘次子景进之后,审系诈伪,编入里甲。明永乐三年,又有孔谊妄称圣裔,亦言系出景进,赴通政理告证之者。洪武天历碑,系西忠社民籍自伏杖决,此皆洒扫后裔,与孔姓仇不共天者也。逮于今日外孔之环居阙里者,犹复不少,多随有族行辈,隐存昌入之心……”
经“孔末乱孔”事件后,孔氏族人不但尊奉孔仁玉为“中兴祖”。而且连搭救孔仁玉的“张姥姥”,以张家长房媳妇世代继承。她们可以自由出入孔府,每逢年节大典均至府内居上坐,凭着皇帝赐给的一根藤杖,可以管理府内主人。
原载于孟继新《孔氏宗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李懂浩
审核:龚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