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珍藏文物.雷氏七弦琴

日期: 2014-12-05
浏览次数:

雷氏七弦琴


孔府珍藏文物.雷氏七弦琴


朱宁燕 王凡 孟继新

 

孔子后裔的府第,一直被认为是诗书礼乐之家从始祖孔子开始,便与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孔子的后人们除学诗、学礼外,抚琴应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况且每年大大小小的祭孔活动中,都少不了琴的演奏。因此,孔府里不乏制作精良、美观、琴音透彻的好琴,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堪称此中精品的雷氏七弦琴”。

这张古琴,系明代制作题款为金徵玉骨雷氏七弦琴,简称雷氏七弦琴七弦琴。琴长127厘米,宽19厘米,琴的整体是扁长形,通体髹漆,拱形的面板张七弦,琴面外侧嵌十三个螺蚌做的徽,表示每条弦的五个高八度。但是由于长年风化和演奏振动,或许是木质、漆底的不同,琴表面已有些许断纹,弹拨处漆表面也有些磨损。

琴的各个部位都有称谓龙池凤沼、承露、弦眼、琴轸、凤眼、护轸、琴尾、雁足、琴徽等。琴面用桐木,属阳琴底用梓木,属阴,取阴阳相配之义。面圆象天,底方象地。宽六寸,象征六合。长三尺六寸,象征三百六十日。徽十三,应律吕,象征十二月;余一象征每年的闰月。弦有三种节声:自尾至中徽为浊声;中徽至第四徽为中声;上至第一徽为清声,始于黄钟而终于应钟。文上叫池,池即水,取平之义。琴前宽后窄,象征尊卑。龙池八寸,象征八风。凤沼四寸,象征四气。腰腹四寸,象征四季琴轸,以其急于发令,很快以成礼。轸侧有凫掌二所,有护轸之动而合制。琴底有雁足,用枣木,表其赤心。

这张琴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但现在依然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这主要是其木质音箱,由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音响深沉、浑厚、结实,具有古朴、苍茫的神韵。

秋末期,孔子曾向当时著名的乐师师襄子学琴。《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居卫期间,向乐师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一曲,孔子反复操奏,十日不进,师襄子言此曲已可,可以益矣。孔子不可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过些时,师襄子言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又不可,言丘未得其志也,欲进一步体会曲作者的胸怀情志。又过些时,师襄子言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仍不可,言丘未得其为人也。还要通过反复演奏想见作者的为人风貌。如此反复再三后,孔子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于是心有所得,言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根据琴曲志趣,断言是周文王所作。师襄子闻此肃然起敬,辟席再拜,言当初自己的老师教此曲时,正是告知曲名为文王操

据东汉蔡邕所撰的十二琴操中,就有孔子所作《猗兰操》的记载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花叶茂盛,不禁抚琴叹曰山谷中吹着风,经过这山野,天下如此大,却没有我施展抱负的地方。

应当说,孔子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少年习乐,中年教乐,老年采乐,晚年正乐。他通晓八音,不但创作了《猗兰操》,还创作了《去鲁歌》《将归操》《获麟操》等。孔子不但善歌善鼓,而且知音知律他的音乐实践活动音乐理论建树,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由于孔子的提倡,琴成了礼乐之重器,六艺是孔子的主要教学内容,而礼乐又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礼仪。

据说,琴的发明很早,相传是伏羲创造的,也有的传说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从而创造了最初的琴。但这都是无考的传说,有据可考的历史当上溯至3000年前。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琴是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

基于历朝历代的琴的普及,各个时代都留下了一些著名琴曲。据学者统计,保存的琴曲有3000余首,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汉魏六朝时期的著名琴曲有《广陵散》《酒狂》《三弄》等。其中,《广陵散》原为汉代广陵一带的民间乐曲,后来逐渐发展为七弦琴曲;《酒狂》相传为阮籍所作;《三弄》,又名《梅花三弄》。《神奇秘谱》题解说:“晋人桓伊出笛为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可见琴曲《三弄》来自笛曲。至于唐代的琴曲,以陈康士的《离骚》较有代表性。而《潇湘水云》是南宋琴家郭沔的作品,表现了南宋王朝即将覆灭的前夕,对祖国美好江山的深切留恋和对国破政衰局面的无限感慨,这是宋代的代表琴曲。到了明清时期,琴界日趋活跃,琴家大批涌现,且琴派林立。据统计,从嘉靖年后期,平均三四年就有一部琴谱集问世。

琴歌《胡笳十八拍》的歌词取用三国时女诗人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曲依词的情绪变化而变化,虽有喜悦的气氛,但更多的是哀婉凄切的气氛琴曲《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或《平沙》琴谱初载于明末《古音正宗》,表现了在秋江清浅的沙流上空群雁飞鸣顾盼的意境。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作为我国一种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弹弦乐器,也是我国乐器的主要代表,影响极大,因而在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常常成为士大夫抒发感情的高雅乐具。琴不仅与中国的儒、佛、道等哲学、伦理学传统密切相关,而且还与文人生活紧密相关,琴艺是文人基本修养。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使琴乐传续至今,从无中断。

分享到: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
亲,扫一扫<br/>浏览手机云网站
亲,扫一扫
浏览手机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