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的故事·夫子宫墙

日期: 2014-11-14
浏览次数: 657

夫子宫墙


      孔子弟子的故事·夫子宫墙


吕静茹  郭云鹏  彭庆涛

 

夫子宫墙,语出子贡,赞孔夫子之学与德也。子贡,春秋时期卫国人,名端木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少孔子三十一岁。其人利口巧辞,在“孔门四科”中被归定为言语科贤者,可知其口才在七十二贤中当为佼佼者。生活中的他,不仅仅显露了极高的语言天赋,更是将尊师重道和崇尚美德这样的良好品质发挥到了极致。

孔子周游列国十几载,六十八岁时才回到鲁国,其学生子贡则先于孔子回到鲁国,协助叔孙氏处理外事。那时的子贡不过三十六岁左右,但是年轻的他却已早早在政治、外交上取得了不菲成绩。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鲁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及弟子在陈绝粮时,孔子“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这是子贡在外交上的第一次胜利。鲁哀公七年(前488年),吴国企图称霸,兴师北上向鲁国征百牢(牛、羊、猪各一百),鲁哀公迎吴人,而吴人非要见季康子,季康子即派子贡去应对。子贡把吴人说得哑口无言,这是子贡在外交上的又一次成功。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吴伐齐得胜后,吴王赐给鲁国叔孙氏甲胄、利剑等物,一时间叔孙氏不知所措,随行的子贡则随即出来应对,圆满结束了这一次外交会晤。

子贡具备如此显著的外交才能,加之对鲁国的政治、外交助益甚多,他人的溢美之词甚至阿谀奉承自然是随之而来。《论语·子张》就记载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有一天,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孔子更加贤明。”大夫子服景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子贡。很多人会觉得子贡听到这件事后一定十分高兴,甚或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自豪感,亦或者洋洋得意从此不屑以孔子为师。但是,这位尊师、敬师的优秀言论家这样回答了这件事,他说:“用房舍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的围墙只到肩膀高,人们都能看见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丈高,一般人找不到门无法进去,也就看不到宗庙的美好和各个房舍的丰富多彩。叔孙武叔那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子贡用生动准确的比喻表明了老师知识的渊博和师生之间的差距,体现了其尊师重道的美好德行和虚心学习的人生态度。“夫子宫墙”这个故事也作为一个典故流传下来,世代相传。今曲阜孔庙的南门正上方有“万仞宫墙”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正是由此事而来。“仞”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后人为表达对孔子的敬仰,依据子贡“夫子宫墙”的故事,取“宫墙”赞美孔子贤德,写了“万仞宫墙”四个字镌刻在城门之上。还有琅琅上口的《万仞宫墙赋》也是仿照“夫子宫墙”才写下了“忠信为墙,德道为基”的佳句!戊戌狗年央视春晚在“万仞宫墙”前设立会场,也正是为了表达中国人对孔夫子崇高德行的瞻念和仰望。

当然,“夫子宫墙”这个故事也暴露了当时诸如叔孙武叔一类人的浅薄无知。叔孙武叔,其人生卒年不详,但是推断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们不难知道:他对孔子存在一定的“误解”与“轻视”。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前的政途并不显赫,虽然在鲁国担任过委吏、乘田、司空、司寇等职,但是他却始终不得重用;加之周游列国时,其政治思想也未得到诸侯国的采纳。“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孔子当时的政治地位自然不会很高,加之此时孔子并未回到鲁国,叔孙武叔与孔子并未进行过交流会谈,想来被孔子的人格魅力征服的可能也微乎其微。在叔孙武叔的眼中和心里,在鲁国混不下去而选择“远走他国”的孔子,哪里比得上巧于辞令的大外交家子贡贤明呢!

但是,叔孙武叔似乎对孔子的“误解”并不止于此。《论语·子张》在“夫子宫墙”之后接着记载说,有一次叔孙武叔在子贡面前诋毁仲尼。子贡说:“没有用的呀!仲尼不可诋毁啊。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啊,还可超越呀;仲尼是太阳月亮啊,不可去超越的呀。有人即使要自绝于日月,又怎么能损伤到日月呢?只见到他的不自量力啊。”子贡这次用日月和丘陵之间的差距又一次表明了老师的贤德,漂亮地回击了叔孙武叔,体现了自己尊师重道的美德。

“夫子宫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拥有美好品德的人必须学会尊敬自己的老师!当老师被别人误解甚至遭到诋毁时,我们应当挺身而出,为老师正名,这是一种远比学识渊博更为重要的美好品质。“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尊师重道这样的美好品质必已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血中,经久不衰。就像城门上朱红色的“万仞宫墙”四个大字,你若想看,它便永在。

“夫子宫墙”里的“孔夫子”,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在历史的长河中尽自己毕生所学,“孕育”了七十二颗堪与日月争辉的“珍珠”:乐学好问的那一颗,侠肝义胆的那一颗,巧言善辩的那一颗……它们始终熠熠生辉,我们后人从未想过使之蒙尘。“新竹高于旧竹枝”,从颜回“仁不改节”到“曾子杀猪”,最后还有子贡的“夫子宫墙”。这些必定不会是毫无生机的文字,只蜗居在纸张里。因为我们早已将其化为内心最深处的热忱,并将始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后发扬之,再后传承之。我们相信,孔门弟子的故事将会永远传颂下去。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