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点击次数:
大成殿脊兽刘岩 周敬鹏 当人们走进曲阜孔庙内游览时,就会见到殿堂廊庑建筑之上,有的雕梁画栋,色彩缤纷;有的飞檐陡峭,呈勾心斗角之势。门院楼亭之间,布局错综有序,而所有古建筑屋顶上数量不等的怪异脊兽,更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些建筑物上面的奇异怪兽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屹立在庙宇的建筑上面又有何象征意义呢?我们以孔庙大成殿的脊兽为例,来释读它的渊源故事。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建筑,黄琉璃瓦覆顶,殿顶为高等级的重檐歇山顶。其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后两坡相交成为正脊,左右两坡与前后两坡相交形成四垂脊,合为五脊,其下又有短垂脊,故称九脊。在它的正脊和垂脊上,装饰着多种形态奇特的脊兽,它们排列有序,左右对称。这种装饰使建筑在外观上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的同时,也给这座大殿凭添了不少的神秘感。众所周知,远古时期人们便有了自然崇拜和动物崇拜概念,而许多是以动物图案为对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图案渐渐失去了原始崇拜的本意,后世便给动物们附会了一些魔力的传说。这在汉画像石中可窥一斑,但凡有建筑图案的画面,其上多有神兽盘踞。《唐会要》中也有汉代的柏梁殿上有“鱼虬尾似鸱”一类东西的记载,可见,早在汉时就有了脊兽的使用,具有庇佑防灾的寓意。晋代之后的脊兽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谐音之故,“尾”字变成“吻”字,故又称为“鸱吻”。宋时,还只有一种固定脊兽形象,随着道教的大兴,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脊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脊兽队列形态。大成殿正脊两头安放的龙首形瓦件称为“鸱吻”、或“正吻”、“螭吻”,是最原始的脊兽形象,它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据传,“鸱吻”住在南海,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木结构的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寓意镇火,后来沿袭成制。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鸱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剑,相传这...